人間通訊社

2025年11月17日 星期一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教育人文> 南屏義工講習以法相會 共研《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》

教育人文

字級

南屏義工講習以法相會 共研《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》

【人間社 陳品吟 高雄報導】 2025-09-28
佛光山南屏別院9月27日舉辦義工講習會,266位義工菩薩參與人間佛教解門課程,增添行佛路上的資糧。南屏別院住持妙樂法師為大眾講解課程安排,說明今日講習會主要透過研讀《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》,深入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弘法的願心與內涵,進一步落實「佛說的、人要的、淨化的、善美的」精神,將人間佛教帶入社會,成為安定人心的力量。

課程禮請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講述「認識《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》」、副院長蔡孟樺概論「大願師心,百川映月: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文化教育弘揚與慈善共修實踐」。兩位主講人就《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》脈絡及星雲大師實踐理念進行深入剖析解說。妙凡院長指出,《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》不僅是一部思想巨著,更是理解人間佛教的重要途徑;蔡孟樺副院長則透過生動的實際案例,闡述大師如何將「度眾」與「教育」貫徹於日常弘法之中,使佛教回應當代社會需求。

講習會中提到,星雲大師推動人間佛教,目的在於讓佛法不只停留於經典文字或出世修行,而是回到人間、走入社會。大師認為人生難免有苦難、煩惱與不圓滿,唯有藉由學佛才能找到解決之道,進而培養慈悲與智慧。人間佛教強調「佛法在人間」,讓修行不再僅是個人的追求,而是擴展為集體的共修與菩薩道的實踐。

而佛光山自創建以來,即以「四大宗旨」作為推動人間佛教的核心方向,以文化弘揚佛法,將佛教思想融入文字與藝術,讓佛法得以跨越時空,觸及更廣大的群眾;以教育培養人才,秉持佛教即教育的理念,培養兼具智慧與品德的新世代;以共修淨化人心,幫助大眾在共修中增強信仰力量,提升精神層次;以慈善福利社會,著重於啟發智慧與提升人性,從而淨化社會風氣,幫助人們在人生各階段獲得安定與依靠。佛光山四大宗旨相互輝映,讓人間佛教制度化、組織化,並走向國際化,使佛教能夠真正融入社會,造福人群。

最後住持妙樂法師叮嚀大眾,服務不僅是付出勞務,更是修行與成長的歷程。義工透過服務,能淨化身心,培養慈悲與智慧,在助人中找到自我的力量。每一次參與,都是修行的實踐,也是行佛的體現。也提醒大眾,義工菩薩是弘法利生中的關鍵角色、是推動人間佛教希望工程的幫手,未來將持續以慈悲與智慧為社會注入光明,共同建設人間淨土。

前鎮第一分會會長劉恩妙提及,星雲大師推動人間佛教,讓人生中的苦難、問題得到解決,道場舉辦各種活動,自己時常發心承擔義工,希望一同圓滿活動,這次參加義工講習就是為自己再充電,感謝住持提醒「服務要帶著願心」,才能將願力化為行動,在菩提路上共同成就佛道。人間佛教宣講員李珮禔表示,整個講習會不僅有佛法的闡述,更有義工精神的實踐指引,深刻體會到「佛法不離生活,修行就在服務中」,課中的案例不僅讓自己體悟到佛法就在生活細節中,更促使自己重新檢視內心,未來在義工服務中自我調整,持續發心修行。
12345678910第1 / 464頁
追蹤我們